人大代表与政协委员也参与了座谈会,但他们仅有14人发言,大部分的发言时间被安排给了市民代表。
是否可以称之为宪法司法化第一案尚有疑问,这里是借鉴通常的说法。[6]然而,这个结论并不意味着宪法权利与私法诉讼完全无关,[7]法院在判决中区分宪法权利与宪法权利价值,明确法院在私法诉讼中负有根据宪章价值解释、适用普通法的义务,宪法权利是否应该约束私主体与司法机关是否应当按照宪法中承载着的基本价值来适用并发展普通法规则,是两个不同的问题。
《冒名上学事件引发宪法司法化第一案》,《南方周末》2001年8月16日版。来源:《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5期 进入专题: 宪法权利 间接水平效力 。结合宪法规范和宪法法院的判例,我们可以解读出南非宪法权利间接水平效力生成的逻辑:首先,权利法案直接拘束法院的司法行为,法院负有实施宪法权利的义务。第1条(c)规定,基本权利作为可以直接实施的法律,使立法机构、行政机构和司法机构承担义务。其次,宪法权利是否可以对私主体适用,取决于该权利及对应义务的性质,如果权利及义务性质主体仅指向国家机关,则该项宪法权利对私主体不具有可适用性,反之,则可间接适用于自然人或法人。
南非共和国的宪法发展通常分为两个阶段。按德国基本法第1条的规定,只要能被解释成为人的尊严,便当然受到基本法的保护,而所有的国家权力,包括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及司法机关,均负有保护基本权利的义务,受基本权利调整。历史决定了西耶斯不可能只是理论家。
政治宪法学应当以积极姿态有效地融入人权话语,从而走出理论泥潭。西耶斯为目前法学界的通常译法。[viii]本文以廓清其理论为主。若反过来将人权视为制宪权可以决断的内容,就完全背离了西耶斯的原意。
[xviii] Cf. E. Boursin et A. Challamel, Dictionnaire de la Révolution Fran?aise, Paris: Librairie Turne, 1893, p.155. [xix] 宾西法尼亚州在1776年首次将宪法正文分为权利法案和政制构造前后两部分。若未理解这一点,就不可能认识到西耶斯对卢梭的超越。
就前两点来看,西耶斯在制宪权问题上的观点变得更复杂也更迂回,既要限制宪制权,又不能以制宪权为凭借,既要实现宪法的不断改良,又必须以繁琐的程序钳制改良的过程。可以设想的是,任何人都不可能同时主张制宪权和人权的至高性,因为这两者在立场、方法和结论上存在根本冲突而无法并存。[xlvi] 这只是表面的原因,而且法国在西耶斯时代已经逐渐形成了全民公决的传统,直接民主并非没有事实可能。上述四个要点决定了,西耶斯的人权宣言草案正文必然逻辑严密、内容系统。
[lv]但晚期的西耶斯显然已经脱离了这种制宪权或修宪权常态化的思路。[xlvii] Emeric de Vattel, Le Droit des Gens, ou principles de la loi naturelle, Tome I, Londres: Apud Liberos Tutior, 1758, pp.31, 32, 35. [xlviii] émile Boutmy, "La Déclaration des droits de l'homme et du citoyen et M. Jellinek", in Annales des sciences politiques, 1902, p. 421. [xlix] [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冯克利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第4页。制宪权通过宪法一方面建构政制并实现向宪制机构的赋权,另一方面也通过宪法限制政府的权力。一方面,国民拥有并行使制宪权,另一方面,政府则行使由宪法所创设的权力。
第三,自然权利的制度化终极保障。卢梭主张绝对的人民主权(souveraineté du peuple),这种主权观是分立或按份的主权(souveraineté fractionnée),由人民直接行使,假定国家由一万个公民构成,则每个公民只享有主权权威的万分之一,这种理论极为看重全民公决等民主形式,全民公决在因土广民众而无法实现时就转化为,议员必须严格服从选民意愿且得被随时撤换,这种主权观在政治上属于左派中的左派,必然导致(直接)民主制。
以西耶斯的理由阐述部分为基础,可以将他的人权理论归纳为下列四个要点。进一步揭示西耶斯对制宪权与人权关系的看法,还需要将第三点与前两点进行对比。
See Horst Dippel, Human Rights in America, 1776-1849: Rediscovering the States Contribution, in Albany Law Review, Vol. 67 Issue 3, 2004, pp. 740-741. [xx] 体现在法沃赫教授主编的一本重量级教材:Louis Favoreu, Patrick Ga?a, Richard Ghevontian, Jean-Louis Mestre, Otto Pfersmann, André Roux et Guy Scoffoni, Droit Constitutionnel, Paris: Dalloz, 1998. [xxi] 同注11,第101页。二者的联系是宪法,用西耶斯的话说,国家通过规章和宪法来约束其代理人,因此,设想国民本身要受这些规章和宪法的制约,这是荒谬的。人们所构造的丝毫也不是国民,而是其政治构造……因此,不妨再次重复,一个民族的宪法,是也只能是其政府的构造,及负责为人民及政府立法的权力的构造。[li]易言之,宪法审查会可以保证宪法得到真正的落实,保证宪制权在其被委托的范围和框架内行使,而不超出其既定限制。西耶斯在政变后成为救国委员会委员并一度担任国民公会主席,因此,当国民公会委任宪法起草委员会时,西耶斯自然是起草委员。[xxviii]可见,前者是目的性权利,后者是手段性权利。
[lx]这里的反革命当然不是贬义,指通过对秩序的维护以实现最基本的规范价值。[vii] [法]西耶斯:《论特权 第三等级是什么》,冯棠译,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张芝联序言。
[xxxvii] Sieyès, "Déclaration des Droits de lHomme en Société", in Archives Parlementaires, tome VIII, Paris: Librairie Administrative de Paul Dupont, 1875, p.422. [xxxviii] Thomas Paine, To the Abbé Sieyès, in The Writings of Thomas Paine Vol.III, 1791-1804, Moncure D. Conwasy ed., New York: G. P. Putnam's Sons, 1896, p.10. [xxxix] 关于玛尔贝格的代表制理论,可参见何勤华:《马尔佩与法国实证主义宪法学》,《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5年第4期,第45-46页。[xliii] 制宪权除非通过代表不能表达自己,从而变成了与代表相联系的一个要素,变成了社会分工的伟大计划的一部分。
[ix]西耶斯进一步划分了国民的制宪权与政府的宪制权,前者通过宪法创造了后者。在呈现西耶斯的人权理论之后,还需回答一个最为重要的问题。
西耶斯将宪法性法律的内容分为两部分,一部分规定立法机构的组织与职能。[iv]西耶斯系统而完整地论述了人权,完成了伏尔泰、卢梭等更早的法国思想家未曾完成的理论任务,他还曾向制宪国民议会提出1789年人权宣言的两个最重要草案之一,[v]由此对法国以及其他地区的人权理论产生过重大影响。[lxiii]二人都见证了决断主义制宪权造成的灾难,但不同的是,前者是法国大革命的受害者,后者则成为德国纳粹统治的帮凶。[lxviii] 关于中国基本权利教义学体系的建构,参见张翔:《基本权利的体系思维》,载《清华法学》2012年第4期,第28-36页。
尽管西耶斯的人权理论对1789年人权宣言影响甚巨,但制宪国民议会并未将西耶斯草案直接作为审议的蓝本。但颇值玩味的是,法国学者达穆瓦索曾分析和对比米拉博(comte de Mirabeau)[lix]和西耶斯两人,认为前者是革命的,而西耶斯恰恰是反革命的。
[xlvii]但瓦特尔用的是略失繁冗的法学家语言,而思想家西耶斯则继承了卢梭的朴实、简约、锐利和富有活力的高贵风格。但政治实践完全偏离了他所构想的式样和路线,尤其是大革命的恐怖时期使他看到大规模暴民政治的可怕后果,大众不善推理,却急于行动,[xlix]它稍有政治决断就足以颠覆人权等基本价值。
但代表制是人民以主观意志民主决定的吗?显然不是。西耶斯晚期的理论主要反映在共和三年的热月演说中。
第二,制宪与修宪行为的制度化。如果综合地理解西耶斯的制宪权论述和人权论述,我们看到的主要内容不是民主或革命,而是对人权等基础价值的始终如一的追求。因此人权是终极目标,而制宪权则是达成这一目标的手段,后者又直接源于积极公民的政治权利。为认清这一点,有必要辨别国民主权与人民主权的差异,并从源头上回溯到卢梭。
[lxiv]政治宪法学派虽未明确质疑制宪权的称呼,但提倡制宪的事实力量,而忽视制宪的正当规范,因此想必是支持制宪力之说的。西耶斯认为,每个人生来都拥有利用自身手段以达成目标的自由和权利。
若宪法改良方案获得赞成,将最终提交立法机关。[lvi] 可见,此时的西耶斯已经尝试着将人权从单纯的宪法目标和前提转化为一种至高无上的实定规范。
西耶斯的理论首先是一种鱼与熊掌兼得的理论,但他偏向后者并在二者冲突时无奈地舍鱼而取熊掌,而施米特则偏向前者并在二者冲突时果断地取鱼而舍熊掌。[xlviii]西耶斯把所有这些宪法元素有效地组织起来,他由此也成为法国立宪的精神导师。